【nginx实战】通过nginx实现http 长连接(即keep alive)
CSDN 2024-08-06 13:37:02 阅读 62
文章目录
一. http的长连接历史1. HTTP短连接模型2. HTTP长连接模型
二. nginx作为代理时实现HTTP长连接1. nginx与client的长连接1.1. keepalive_timeout指令1.2. keepalive_requests指令* 场景分析
2. 保持和server的长连接2.1. location设置* 场景分析
2.2. upstream设置* 场景分析场景1场景2场景3
长连接基础:先了解为什么要保持长连接,http的长连接历史。
长连接实战:接着如何分析如何通过nginx设置长连接。如果不恰当的设置长连接,会出现什么问题。
一. http的长连接历史
HTTP是属于应用层(七层)的协议,传输层(四层)使用的是TCP协议,所以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,其本质就是TC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;
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面向连接的协议,指的是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,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,但无状态不代表HTTP不能保持TCP连接;
TCP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是需要三握四挥的,也就说HTTP连接的建立与断开是消耗资源的。
接下来正式了解下http长短连接模型
1. HTTP短连接模型
短连接的基本逻辑与特点
HTTP 短连接模型是最早期的模型,也是 HTTP/1.0 的默认模型。在早期,HTTP 使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处理这样的连接。这些连接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:每发起一个请求时都先有一次TCP握手,然后创建一个新连接,并在收到应答时立即关闭。
持续的短连接是耗时、耗费资源的
实际上,TCP 协议握手本身就是耗费时间的,所以 TCP 可以保持更多的热连接来适应负载。短连接破坏了 TCP 具备的能力,新的冷连接降低了其性能。
长短连接的设置
在 HTTP/1.0 中如果没有指定 <code>Connection协议头,或者是值被设置为
close
就会启用短连接模型,要在 HTTP/1.0 中启用长连接模型,需要在协议头中指定Connection: Keep-Alive
,不过并不建议这样操作。
而在 HTTP/1.1 中,默认使用长连接模型,只有当
Connection
被设置为close
时才会用到这个短连接模型,协议头都不用再去声明它(但是一般还是会把它加上,以防万一因为某种原因要退回到 HTTP/1.0 )。
2. HTTP长连接模型
长连接的趋势
后来,网页需要请求的资源越来越多,短连接模型显然已经十分吃力了。因为短连接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:创建新连接耗费的时间尤为明显(三次握手很耗费时间),另外 TCP 连接的性能只有在该连接被使用一段时间后(热连接)才能得到改善。因此在HTTP/1.1中引入了长连接模型。
在 HTTP/1.1 之前,长连接也被称为keep-alive 连接。
一个长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,重复用于发送一系列请求,节省了新建 TCP 连接握手的时间,还可以利用 TCP 的性能增强能力(ing)。当然这个连接也不会一直保留着:连接在空闲一段时间后会被关闭(服务器可以使用 Keep-Alive 协议头来指定一个最小的连接保持时间)。
长连接的缺点:资源占用问题
使用长连接本质上是因为当不断地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所消耗的资源
大于维持连接所需要的资源
。
当处于空闲状态时,它还是会消耗服务器资源。如果空闲较长,可以使用非长连接,即尽快关闭那些空闲的连接,也能对性能有所提升。
二. nginx作为代理时实现HTTP长连接
当我们配置Nginx作为代理服务器的时候,想要支持HTTP长连接,需要client到Nginx和Nginx到server(nginx中upstream配置的server)都是长连接,因为此时Nginx既是client的server也是server的client。
多个HTTP请求通过复用TCP连接,会达到以下效果:
减少握手次数通过减少并发连接数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降低TCP拥塞控制的影响
1. nginx与client的长连接
为了在client和nginx之间保持长连接,有两个要求:
client发送的HTTP请求要求keep alive
2.nginx设置上支持keep alive:默认情况下,nginx已经自动开启了对client连接的keep alive支持。
1.1. keepalive_timeout指令
语法:用户一个HTTP请求连接完成以后,最多经过timeout时间,如果还是没有新的请求,就会关闭连接
Syntax: keepalive_timeout timeout [header_timeout];
Default: keepalive_timeout 75s;
Context: http, server, location
1. 第一个参数设置keep-alive客户端连接在服务器端保持开启的超时值。
值为0会禁用keep-alive客户端连接。
默认75s一般情况下也够用,对于一些请求比较大的内部服务器通讯的场景,
适当加大为120s或者300s。
2. (可选的)第二个参数在响应的header域中设置一个值“Keep-Alive: timeout=time”。
第二个参数通常可以不用设置。
1.2. keepalive_requests指令
使用语法:
Syntax:keepalive_requests number;
Default:keepalive_requests 1000;
Context:http, server, location;
该指令首次出现在版本0.8.0中。在版本1.19.10之前,默认值为100。
1.参数的作用
>一个TCP(keep-alive)连接上最多执行多少个HTTP请求。
>当达到这个参数设置的最大值(默认是1000)时,则nginx会强行关闭这个长连接,
>逼迫客户端不得不重新建立新的长连接。
注意:
定期关闭连接是为了释放每个连接的内存分配。
因此,设置过高的最大请求数可能导致过多的内存使用,这是不推荐的。
* 场景分析
这个参数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,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当QPS(每秒请求数)不是很高时,默认值100凑合够用。但是,对于一些QPS比较高(比如超过10万QPS,甚至达到30万,50万甚至更高) 的场景,默认的1000就不适用了。因为此时会频繁创建长连接。
出现频繁的关闭、创建连接:
当QPS=10万/s时,客户端每秒发送10万个请求(通常建立有多个长连接),每个连接只能最多跑1000次请求,意味着平均每秒钟就会有100个长连接因此被nginx关闭。同样意味着为了保持QPS,客户端不得不每秒中重新新建100个连接。
大量的TIME_WAIT
如果用netstat命令看客户端机器,就会发现有大量的TIME_WAIT的socket连接(即使此时keep alive已经在client和nginx之间生效)。因此对于QPS较高的场景,非常有必要加大这个参数,以避免出现大量连接被生成再抛弃的情况,减少TIME_WAIT。
2. 保持和server的长连接
2.1. location设置
为了让nginx和server(upstream块中的servers)之间保持长连接,典型设置如下:
http {
upstream BACKEND {
server 192.168.0.1:8080 weight=1 max_fails=2 fail_timeout=30s;
server 192.168.0.2:8080 weight=1 max_fails=2 fail_timeout=30s;
keepalive 300; // 这个很重要!
}
server {
listen 8080 default_server;
server_name "";
location / {
proxy_pass http://BACKEND;
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
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for $remote_addr;
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add_header Cache-Control no-store;
add_header Pragma no-cache;
proxy_http_version 1.1; // 这两个最好也设置
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"";
client_max_body_size 3072k;
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;
}
}
}
location中的两个参数:
proxy_http_version 1.1;
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"";
HTTP协议中对长连接的支持是从1.1版本之后才有的,因此最好通proxy_http_version指令设置为"1.1";代表来自client的请求Connection header会被清理。清理 Connection 头可以确保代理层完全控制连接的生命周期。
* 场景分析
假设client和nginx之间是短连接,nginx和upstream之间可以开启长连接。这种情况下必须清理来自client请求中的Connection header,如果不清理,则会将client的header传递过来导致不能开启长连接。
2.2. upstream设置
upstream设置中,有个参数要特别的小心,就是这个keepalive。
nginx keepalive语法:
Syntax: keepalive connections;
Default: —
Context: upstream
keepalive参数作用
connections参数设置每个worker进程与upstream server建立的最多空闲 的keepalive连接数量。当这个数量被突破时,最近使用最少的连接将被关闭。
特别提醒:keepalive指令不会限制一个nginx worker进程到upstream服务器连接的总数量。connections参数应该设置为一个足够小的数字来让upstream服务器来处理新进来的连接。
* 场景分析
场景描述
有一个HTTP服务,作为upstream server接收请求,响应时间为100毫秒(一秒能处理10个请求)。如果要达到10000 QPS的性能,就需要在nginx和upstream服务器之间建立大约1000条HTTP连接。
nginx为此建立连接池,然后请求过来时为每个请求分配一个连接,请求结束时回收连接放入连接池中,连接的状态也就更改为idle。
我们再假设这个upstream服务器的keepalive参数设置比较小,比如常见的10.
场景1
假设请求和响应是均匀而平稳的,那么这1000条连接应该都是一放回连接池就立即被后续请求申请使用,线程池中的idle线程会非常的少,趋进于零。
我们以100毫秒为一个单位,来看连接的情况:
每100毫秒有100个新请求,需要100个连接;根据前面假设可以知道每100毫秒有100个请求结束,可以释放100个连接如果请求和应答都均匀,则100毫秒内释放的连接刚好够用,不需要新建连接,连接池也不空闲。
场景2
回到现实世界,请求通常不是足够的均匀和平稳,为了简化问题,我们假设应答始终都是平稳的,只是请求不平稳:
假设此时100毫秒内只有50个请求。此时连接池内有50个空闲连接。注意看keepalive=10的设置,这意味着连接池中最多容许保留有10个空闲连接。因此nginx不得不将这50个空闲连接中的40个关闭,只留下10个。再下一个100个毫秒,有150个请求进来,有100个请求结束任务释放连接。150 - 100 = 50,空缺了50个连接,减掉前面连接池保留的10个空闲连接,nginx不得不新建40个新连接来满足要求。
我们可以看到,在短短的200毫秒内,仅仅因为请求不够均匀,就导致nginx在前100毫秒判断空闲连接过多关闭了40个连接,而后10毫秒又不得不新建40个连接来弥补连接的不足。
场景3
假设请求是均匀的,而应答不再均匀,前100毫秒只有50个请求结束,后100毫秒有150个:
前100毫秒,进来100个请求,只结束了50个请求,导致此时连接不够下次请求用,nginx为此新建50个连接,此时有150个连接;后100毫秒,进来100个请求,结束150个请求,导致空闲连接过多,ngixn为此关闭了150-10=140个空闲连接。
小结
现实世界中请求往往不均匀,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时间也不平稳,当qps很高时,就会在短时间内导致两种非常矛盾现象: 1. 连接不够用,造成新建连接;2. 连接空闲,造成关闭连接。从而使得总连接数出现反复震荡,不断的创建新连接和关闭连接,使得长连接的效果被大大削弱。
keepalive参数设置方法:比如前面10000 QPS和100毫秒响应时间就可以推算出需要的长连接数量大概是1000. 然后将keepalive设置为这个长连接数量的10%到30%。
参考: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142b35998947
声明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