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高校数字化转型建设与实施方案:新基建、数据中台、物联中台、数字孪生、5G与AI人工智能

数字化建设方案 2024-08-11 10:01:03 阅读 75

新基建、数据中台和物联中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,是智慧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。新基建通过完善校园网络、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硬件设施,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。数据中台则通过采集、整合、分析和应用各类数据资源,为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物联中台则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各类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,提高校园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

图片

更多资料及相关参考资料下载见文末

一、智慧高校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及意义

智慧高校,作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,其核心理念在于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,实现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。此举不仅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提升教学和科研的质效,更能促进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,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
图片

在教育资源方面,智慧高校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。通过构建数字化教育平台,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在线共享,打破时空限制,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。利用大数据分析,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,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。

在教学质量提升上,智慧高校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,如在线教育、混合式教学等,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,还能使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
在科研水平提升上,智慧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,构建科研数据共享平台和科研协作系统,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跨领域合作,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。

管理效率提升上,智慧高校通过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,实现对校园各项事务的精细化管理。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,降低管理成本,还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。

智慧高校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我们有理由相信,智慧高校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。

二、智慧高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思路

决策数字化:通过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,建立全方位、个性化的数字画像,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和教学诊断与改进建设,构建现代化校园数据分析决策体系。

管理数字化:用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建设统一的校园信息化数据平台,建立全校统一的数据标准,加快学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,促进学院管理标准化、规范化。

教学数字化:立足师生需求,在教育层面上达到教材数字化、资源全球化、活动合作化、管理自动化、环境虚拟化。重塑智慧学习空间建设,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,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。

三、智慧高校数字化转型规划总体整体建设架构

图片

数字教育新基建:在校园的数字化转型上,以高性能校园网络为基础,云计算和信息安全为两翼,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学院一项基础性、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,是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建设水平是学院整体办学水平、学院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。校园服务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让校园“更聪明一些,更智慧一些”,这是校园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。

教育新基座:以“标准化、复用化、一体化”为核心思想,立足于校级业务统一规划设计,通过结合数据共享交换能力、低代码开发能力、认证互联能力、信息聚合能力、设备联动能力的沉淀、复用,从而基于校级高度,设计并实践出一套可快速响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数字新基座。

数据中台:加强数据治理工作,构建数据中台,对学校全量数据提供采集、清洗、治理、存储等服务,构建统一集中的数据仓库、数据计算、数据分析和基于平台之上的大数据业务应用平台,解决数据不一致、同步不及时等问题,建设XX学院“教育大数据仓”。

物联中台:物联中台提供一个安全、稳定、高效的设备连接平台;实现“设备-设备”、“设备-用户应用”、“设备-服务”之间数据通信和底层能力开放,助力XX学院快速构建多场景上层应用,满足高效管理,提供便捷服务。

低代码平台:根据学校现状,在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数据标准体系下,通过低代码平台构建学校管理系统及应用,让应用服务逻辑更贴合学校管理需求,最终达到界面风格一致、操作习惯一致、内生逻辑一致

身份认证平台:身份认证平台主要是将分散的应用系统用户账号进行统一、集中的管理,帮助实现师生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,实现对用户的集中认证和安全审计,构建学校权威的身份管理体系,提高管理员的运维效率。

四、新基建:夯实数字化基础

新基建以新发展为核心理念,通过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,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它依托于信息网络这一坚实基础,通过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手段,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。无论是数字转型、智能升级,还是融合创新,新基建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在5G基站建设方面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覆盖范围的扩大,5G网络正逐渐成为连接万物、赋能各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。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则有助于提升电力传输效率,满足大规模能源输送和调配的需求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,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运输效率。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布局,则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助力实现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。

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,也在推动新基建的深入发展。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智能化、互联互通的数字世界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。

五、数据中台:整合共享资源池

在构建数据中台的过程中,首要任务便是明确其业务目标和核心功能,确保整个架构的搭建能够紧密贴合企业的业务需求,进而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数据中台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其对业务价值的提升,确保数据的流转和利用能够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。

为确保数据的质量与一致性,数据中台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规范。从数据采集的源头开始,到数据的存储、清洗和验证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,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流程的严格执行。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中的问题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在数据模型设计上,数据中台需要兼具灵活性和通用性。不同部门和业务场景对数据的需求各异,因此数据模型需要能够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存储和查询,以适应多样化的业务需求。数据模型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未来可能的业务变化,确保数据架构能够灵活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。

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是数据中台设计中的重要原则。数据中台应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无缝集成,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流通和共享。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,数据中台需要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性,以支持未来业务的扩展和升级。

构建数据中台需要综合考虑业务目标、数据质量、数据模型设计和开放可扩展性等多个方面。只有在这些方面均达到高标准,数据中台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,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
六、物联中台:连接万物智能桥梁

物联中台作为当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组件,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的智能感知终端设备进行有效整合,并通过先进的IoT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。这一平台不仅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,还能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安全存储,从而为构建高效、智能的异构系统集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在智慧高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物联中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首先承担起设备接入管理的职责,能够兼容并处理各种异构设备的数据,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监控。物联中台还拥有强大的数据集成处理能力,能够将来自不同设备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,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,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
物联中台还具备场景应用开发的能力。基于平台提供的丰富数据资源和处理能力,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地构建各种智能化应用场景,如智能校园管理、智慧教学等,从而提升高校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
安全保障体系是物联中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该平台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手段,确保数据在传输、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,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。

物联中台以其专业的设备接入管理、高效的数据集成处理、灵活的场景应用开发和严谨的安全保障体系,为智慧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物联中台将继续发挥其在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中的桥梁作用,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。

七、实施策略:推进智慧高校落地

在推进智慧高校建设的进程中,首要任务便是确立清晰且明确的建设目标。这一目标应当聚焦于提升教学质量、优化管理流程、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,以全面推动高校的智慧化转型。通过设定这样的目标,我们能够确保智慧高校建设的方向明确,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偏差。

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构建智慧高校的整体架构。这一架构应包含基础设施层、数据资源层和应用服务层等多个层次,确保各层次之间的协同与配合。在基础设施层,我们需搭建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,为智慧高校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;在数据资源层,我们需构建完善的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和应用体系,以数据驱动高校发展;在应用服务层,我们应开发适应高校各项业务需求的智慧化应用,提升教学、科研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。

为了确保智慧高校建设的顺利进行,我们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。这一方案应根据顶层设计和规划方案,明确各项建设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。我们需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有序进行,避免出现因缺乏计划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进度延误。我们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,对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,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完成。

智慧高校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,需要我们从目标设定、架构设计到实施方案制定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规划和管理。通过不断推动智慧高校建设,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,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35份相关参考资料(PPT+WORD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
声明
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