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0个开源AI工具背后,我看到的趋势
OneFlow深度学习框架 2024-10-01 15:31:01 阅读 97
作者 | Chip Huyen
OneFlow编译
翻译|杨婷、宛子琳
四年前,我对开源机器学习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。自那时起,情况就发生了变化,所以这次我打算重新讨论这个话题,本次主要关注的是基础模型的技术栈。
我把完整的开源AI代码库列表放在了“llama-police”(https://huyenchip.com/llama-police,该列表每6小时更新一次。其余大部分也放在了我的GitHub“cool-llm-repos”(https://github.com/stars/chiphuyen/lists/cool-llm-repos)列表中。
(本文作者Chip Huyen是实时机器学习平台Claypot AI的联合创始人。本文经授权后由OneFlow编译发布,转载请联系授权。原文:https://huyenchip.com//2024/03/14/ai-oss.html)
1
数据
如果你现在觉得AI发展十分火爆,那是因为它确实如此。我在Github上以GPT、LLM和Generative AI为关键词进行检索,仅与GPT相关的就有约11.8万条结果。
为减少工作量,我将搜索范围限定在拥有至少500 star数的代码库。结果显示,与LLM相关的有590个,与GPT相关的有531个,与Generative AI相关的有38个。此外,我偶尔会查看GitHub Trending和社交媒体上的新代码库。
经过长时间的搜索,我找到了896个仓库。其中,有51个是教程(例如dair-ai/Prompt-Engineering-Guide)和聚合列表(例如f/awesome-chatgpt-prompts)。尽管这些教程和列表都很有帮助,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软件,不过我还是将其放进了最终列表,只是最后的分析是基于其余845个软件库(截止本文发布)。
这个过程虽然痛苦,但很值得,因为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人们正在研究的内容,开源社区的合作程度之高令人惊叹,也让我意识到中国的开源生态系统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异。
(毫无疑问,我也遗漏了很多库。你可以在这里(https://forms.gle/1ijNSnizgWQaVYK16)提交缺失的代码库,该列表每天会自动更新。欢迎提交star数少于500的代码库,我会持续关注这些仓库,并在它们达到500 star时将其添加到列表中!)
2
新的AI技术栈
我认为,AI技术栈包含四个层级:基础设施层、模型开发层、应用开发层和应用层。
1.基础设施层
基础设施是AI技术栈的底层,包括用于Serving的工具(例如vLLM、NVIDIA的Triton)、计算管理(例如SkyPilot)、向量搜索和数据库(例如Faiss、Milvus、Qdrant、LanceDB)等。
2.模型开发层
模型开发层提供了开发模型的工具,包括建模和训练框架(Transformers、Pytorch、DeepSpeed)、推理优化(如GGML、Openai/Triton)、数据集工程,评估等。任何涉及改变模型权重的操作都发生在这一层,包括微调。
3.应用开发层
在应用开发层,任何人都可以基于现成的模型开发应用程序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这一层的发展动态最多,并且仍在快速演进。这一层也被称为AI工程(AI Engineering)。
应用开发包括提示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、RAG(Retrieve、Add、Generate)和AI界面(AI Interface)等。
4.应用层
应用层有许多基于现有模型构建的开源应用程序,其中最流行的应用类型包括编码、工作流自动化、信息聚合等。
除这四层外,还有另一个类别,即模型存储库(Model Repos)。这些存储库由公司和研究人员创建,用于分享与他们模型相关的代码。这一类别的存储库示例包括CompVis/stable-diffusion、openai/whisper和facebookresearch/llama。
AI技术栈的演进
我绘制了每一类别中代码库数量的累积月度图。在2023年推出Stable Diffusion和ChatGPT之后,新工具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。2023年9月后,曲线似乎开始趋于平缓,这背后可能有三个潜在原因:
我的分析中仅包含star数500以上的库,而代码库积累这么多star需要时间。
大部分容易获得的成果(low-hanging fruits)已被收割,剩下的项目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构建,因此能够构建它们的人更少。
人们意识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很难保持竞争力,因此激动的情绪已平息。2023年初,我与公司的所有人工智能对话都集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,但最近的交流更加务实,有些公司甚至提到了Scikit-learn。我希望在几个月后重新审视这一点,以验证这种情况是否属实。
在2023年,增长最快的是应用层和应用程序开发层。基础设施层出现了一些增长,但远不及其他层的增长水平。
应用
毫不奇怪,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型是编码、机器人(例如角色扮演、WhatsApp机器人、Slack机器人)以及信息聚合(例如“将其连接到我们的Slack,并要求它每天总结消息”)。
AI工程化
2023年是AI工程化的一年。由于许多工具比较相似,很难对其进行分类。目前我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:提示工程、AI界面、智能体(Agent)和AI工程(AIE)框架。
提示工程远不止是简单地调整提示,涵盖了诸如约束采样(结构化输出)、长期记忆管理、提示测试与评估等内容。
AI界面提供了一个界面,可以让最终用户与AI应用程序进行交互。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类别。一些日益受到欢迎的界面包括:
Web和桌面应用程序。
浏览器扩展,让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快速查询AI模型。
Slack、Discord、微信和WhatsApp等聊天应用程序上的机器人。
插件:让开发人员将AI应用程序嵌入到VSCode、Shopify和Microsoft Office等应用程序中。插件常用于可以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的AI应用(智能体)中。
AIE框架是一个统称,用来指代所有能够帮助开发AI应用程序的平台。其中许多平台都是围绕RAG构建的,但也提供诸如监控、评估等其他工具。
智能体是一个捉摸不定的类别,因为许多智能体工具实际上只是复杂的提示工程,可能包含约束生成(例如,模型只能输出预定的动作)和插件集成(例如,让智能体使用工具)。
模型开发层
在ChatGPT出现之前,模型开发主导了AI技术栈。2023年,模型开发的最大增长源自于对推理优化、评估和参数高效微调(归类为建模和训练)日益增加的兴趣。
推理优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要,但如今基础模型的规模使得它对时延和成本变得至关重要。虽然优化的核心方法仍然保持不变(量化、低秩分解、剪枝、蒸馏),但许多新的技术已经被开发,特别是针对Transformer架构和新一代硬件。例如,2020年,16位量化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,而如今又出现了2位量化甚至更低的量化技术。
同样,模型评估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要,但如今许多人把模型视为黑匣子,因此评估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。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评估基准和评估方法,例如比较评估(如Chatbot Arena)和将AI作为裁判(AI-as-a-judge)的评估方法。
基础设施层
基础设施层主要涉及管理数据、计算以及用于服务、监控和其他平台工作的工具。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变化,但开源AI基础设施层基本保持不变。这可能是因为基础设施产品通常不是开源的,因此在开源领域中并没有出现太多变化。
基础设施层中的最新类别是向量数据库,其中包括Qdrant、Pinecone和LanceDB等公司。然而,许多人认为,这根本不应该成为一个类别。向量搜索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。与其仅仅为了向量搜索构建新的数据库,不如像DataStax和Redis这样的现有数据库公司将向量搜索整合到现有的数据库中。
3
开源AI开发者
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,开源软件也遵循长尾分布,由少数账户掌控着大部分的代码库。
一人创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?
有845个代码库托管在594个独特的GitHub账户上,其中20个账户至少拥有4个代码库。这些排名前20的账户托管了195个代码库,占列表上全部代码库的23%,这195个代码库共获得了165万star数。
在Github上,账户可以由组织或个人所有。在这些排名Top 20的顶级账户中,有19个属于组织,其中3个属于谷歌,分别是Google-research,Google和Tensorflow。
在排名top 20的账户中,唯一的个人账户是lucidrains。在拥有最多star数的top 20账户中(仅计算通用人工智能代码库),只有4个是个人账户:
lucidrains(Phil Wang):能以极快的速度实现SOTA模型。
ggerganov(Georgi Gerganov):一位物理学出身的优化专家。
Illyasviel(Lyumin Zhang):创建了Foocus和ControlNet,目前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。
xtekky:一位全栈开发者,创建了gpt4free。
自然地,在技术栈所处的层级越低,个人开发的难度就越大。因此基础设施层的软件最不可能由个人账户发起和托管。然而,超过一半的应用程序由个人托管。
由个人发起的应用程序平均获得的star数比由组织发起的更多。许多人推测将会出现众多市值不菲的个人公司(参考OpenAI CEO Sam Altman的采访 https://fortune.com/2024/02/04/sam-altman-one-person-unicorn-silicon-valley-founder-myth/以及Reddit上的讨论)。我认为,这种推测可能是正确的。
100万次commit
超过两万名开发人员为这845个库做出了贡献。他们共计完成了近100万次commmit!
其中排名前50位的活跃开发人员完成了超10万次commit,平均每人超过2000次。下图为前50位最活跃的开源开发人员的完整列表。
4
中国不断壮大的开源生态系统
众所周知,长期以来中国的AI生态系统与美国有所差异,(我在2020年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也提到过这一点)。当时,我的印象是GitHub在中国的使用并不广泛,而我的看法可能受到了中国在2013年禁止使用GitHub的影响。
然而,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。在GitHub上有许多针对中国受众的热门AI代码库,其描述均由中文编写。其中一些代码库是为中文或中英文混合开发的模型而设立的,如Qwen、ChatGLM3、Chinese-LLaMA等。
在美国,虽然许多研究实验室已经放弃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(RNN)架构的语言模型,但基于RNN的模型系列的RWKV仍然很受欢迎。
此外,还有一些AI工程工具能够将AI模型集成到中国的主流产品中,如微信、QQ、钉钉等。许多热门的提示工程工具在中国也有镜像。
在GitHub上排名前20的账户中,有6个来自中国:
THUDM: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组(KEG)和数据挖掘团队。
OpenGVLab: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通用视觉团队。
OpenBMB:由ModelBest和清华大学NLP组共同创建的大模型基地开放实验室。
InternLM:来自上海的人工智能实验室。
OpenMMLab:来自香港中文大学。
QwenLM: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实验室,发布了Qwen模型系列。
5
快速崛起,短暂辉煌
去年,我观察到许多代码库在短期内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,但随后便快速衰落。我的一些朋友称之为“炒作曲线”。在这845个至少拥有500 star数的GitHub代码库中,有158个库(占18.8%)在过去24小时内没有获得任何新的star,有37个库(占4.5%)在过去一周内没有获得任何新的star。
以下是其中两个代码库的增长轨迹示例,与其他两个更为持久的软件增长曲线进行比较。尽管这里展示的两个示例已不再使用,但在这里用作开源社区的例子非常典型,并且其作者们能够如此快速地推出这些项目,实在是令人赞叹。
6
个人最看好的创意
社区正在开发许多酷炫的创意,以下是我最看好的一部分:
Batch推理优化:FlexGen、llama.cpp
采用Medusa、LookaheadDecoding等技术实现更快的解码器
模型合并:mergekit
受限采样:outlines、guidance、SGLang
看似小众但解决问题非常出色的工具,如einops和safetensors
7
结论
尽管本文的分析仅涉及845个代码库,但我实际上浏览了数千个代码库,这有助于我全面了解看似庞大的AI生态系统。希望这份列表对你有所帮助,如果你发现了遗漏的仓库,请告诉我,我会将它们添加到列表中。
【OneDiff v1.0发布(生产环境稳定加速SD&SVD)】本次更新包含以下亮点,欢迎体验新版本:github.com/siliconflow/onediff
OneDiff质量评估
重复利用编译图
改进对Playground v2.5的支持
支持ComfyUI-AnimateDiff-Evolved
支持ComfyUI_IPAdapter_plus
支持Stable Cascade
提高了VAE的性能
为OneDiff企业版提供量化工具
(SDXL E2E Time)
(SVD E2E Time)
(OneDiff Demo)
其他人都在看
800+页免费“大模型”电子书
Stable Diffusion XL优化终极指南
LLM Serving有效吞吐量的最大化实现
2人AI团队被收购;3款AI搜索引擎对比
OneDiff 1.0发布!稳定加速SD/SVD模型
生成式AI产业经济学:价值分配与利润结构
OneDiff加速无界AI,50s让彩铃变身短视频
上一篇: 论文解读《MASTERKEY: Automated Jailbreaking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Chatbots》
下一篇: AI浪潮下的程序员:深耕技能与拥抱软实力的双轨并进
本文标签
声明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