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七十年代修文物小说番外+结局(秦柔)小说在线阅读

秦柔 2025-02-25 19:23:00 阅读 41

马校长的孙子马红星,是附近出了名儿的淘小子,三天不打上房揭瓦,整天淘气。 但是因为他们家只有这么一个孙子,平常大家都惯着,这小子就越来越无法无天的了。 马校长一听孙子闯了祸,连忙拉着秦柔回家去了。 刚走到自家的胡同口,就看见自家媳妇儿板着一张脸站在张大爷家门口儿。 “老马媳妇儿。不是我老头子不给你修,你看看我这手上这么大一个口子,怎么也得等伤好了再动手,再说你这是细瓷碗,这是精细活儿,可不敢马虎。” 张大爷是这一片儿有名的锔匠。 锔匠这一行当已经流传了上千年,华夏十大名画之一,国宝级文物《清明上河图》中就有锔匠的身影。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锅碗瓢盆儿,大水缸咸菜罐,都是家里重要的日用品,价格也并不便宜。 可是有些瓷器陶器怕碰,磕着碰着在所难免,丢又丢不起,只能请锔匠来修补,修好了接着用。 这是一门儿手艺活儿,很考验师傅的技术,锔钉下得深了,穿透了物件,东西就废了,修好了也会漏水。 锔钉下的浅了,没过几天就会拔缝子,东西又裂开了。 手艺好的锔匠,修补出来的瓷器陶器能用几十年,跟破损前一模一样,滴水不漏。 张大爷就是这一片儿有名锔匠,生意也一直不错,但是他前几天干活儿弄伤了手,这几天都在养伤,根本拿不了工具。 马大娘无奈的叹了一口气,只得把东西拿回去先收好,以后再说吧。 秦柔看了一眼马大娘手里的瓷碗,这是少见的细瓷碗,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器物,但在这个年代也很难得,一家里要是有一个半个的这样的细瓷器,都会用的很仔细。 马校长也看见了那个大海碗,忍不住说道:“怎么弄的?”他也很心疼,这东西现在是要用券买的,而且还不一定有货。 马大娘没好气的说:“还不是你那个好孙子干的好事儿?一回来就气我。” 她看着秦柔又笑了:“这就是小秦同志吧?这姑娘长得真俊呐,快跟大娘回家吧。” 秦柔叫了一声马大娘,看着她手里的瓷器说:“这活儿我会干,有工具就行。” 旁边的老张头儿笑了:“哎呦喂!这小姑娘的口气不小,还这活儿你会干?你会干什么呀?” 俗话说的好,“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儿”。这说的就是锔匠一行,手艺不到家,干不了这个。 这手艺短时间内可练不出来,就是敲锔钉儿,都够学徒工练几年的。 最小的锔钉儿只有芝麻粒儿大小,材质分为金银铜铁的四种,两头儿带个小钩子,最好的锔钉儿不但对称,还要圆滑美观。 砸锔钉也是有说道的,就说砸锔腰吧,要力度不轻不重,两三锤子下去就薄厚适中,多一锤子砸薄了,少一锤子砸厚了,都不行,这没个几年的功夫是练不出来的。 更别说打孔,更是考验手艺的活。 秦柔的话一出口,胡同里的人都笑了,就这么个小姑娘,虽然看穿着打扮是村儿里的,要说能吃苦,大伙儿也信,要说能干这活儿可没人信。 都说手底下见真章。 秦柔也不废话,正好张大爷的工具就放在大门口,她坐在板凳上,拉过旁边的小桌子,伸手拿起砸锔钉的锤子,挑了一根儿还未制作的小锔钉,手起锤落,干净利落的两三下,再用特殊的小钳子一弯,一根小巧精致的锔钉就出现在她的掌心里。简直是一气呵成。 众人都惊讶的看着这个小姑娘,白皙小巧的脸颊,水汪汪的大眼睛,上挑的眼尾,微微一笑,说不出的好看,就是这么个小姑娘,竟然还能干这个?这真是稀罕事儿。 张大爷伸手拿起那根小巧的锔钉,仔细的打量着。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 张大爷越看越惊讶,这小姑娘的手艺不错呀。 张大爷笑了:“你这个闺女砸锔子的手艺倒是练得不错,不知道其他的功夫到不到家。哎,老马媳妇儿,这闺女是你们家亲戚吧?不如你那个细瓷碗让这闺女给你修得了,正好我这也有家什。” 马大娘对秦柔的印象不错,这又是自己小孙子的救命恩人,她怎么也不能拆了秦柔的台,tຊ闻言乐呵呵的说:“中!” 锔细瓷是精细活儿,得先用细线将破损的瓷器固定好,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,要反复对比之后才能牢牢的固定住。 第二步就是拿起所谓的金刚钻打孔,很考验师傅的手艺和耐心,轻重缓急全凭手感,都是师傅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。 转眼就到了晌午头,胡同里的声音渐渐的嘈杂起来,下班儿的,放学的,单位学校离家近的都回家吃饭,渐渐的人越聚越多。 群众都有个好奇心,见这里拥着一大帮的人,都纷纷的挤进来想看看,一看是个小姑娘在锔细瓷器,这可是个稀罕的西洋景,从来没见过的事儿。 还有的年轻小伙子看着秦柔的眼神带着别样的光彩,阳光下小姑娘的长长的眼睫毛忽闪着,小巧的脸颊上有一颗汗珠似落不落,在阳光下晶莹剔透,手上的动作忽轻忽重,或紧或慢,十指灵动如同舞蹈一般优美。 他们从来都不知道,一向脏兮兮的锔匠还能这样好看。 秦柔的活儿干的很快,这是瓷器修复的基本功,秦家看家的本事。 将锔好的细瓷碗放到桌面上,碎裂的瓷器又重新散发出迷人的光彩,不同于张大爷的务实,秦柔的手艺更细致精巧,一颗颗小巧的锔钉如同一颗颗星子点缀在碗上的图案之中,浑然一体,丝毫没有破坏瓷器的美感。 秦柔干完活长长的舒出了一口气。 众人看的惊叹连连,有的人拿了个水壶出来,满满的倒了一大碗的水,滴水不漏! 人群里响起了掌声和议论声。 “这手艺绝了,我们家还有个小壶呢,能不能让这姑娘给我修一修?” “我以前嫌锔出来的东西太丑了,都没想着修,要是能修成这样我也能接受。”



声明
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