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Linux】解锁文件描述符奥秘,高效缓存区的实战技巧
奶芙c 2024-10-03 15:37:02 阅读 53
fd和缓冲区
1. 文件描述符fd1.1. 概念与本质1.2. 打开文件的管理1.3. 一切皆文件的理解1.4. 分配规则1.5. 重定向的本质1.5.1. dup2
2. FILE中的缓冲区2.1. 概念2.2. 存在的原因2.3. 类型(刷新方案)2.4. 存放的位置2.4.1. 代码证明、现象解释
2.5. 模拟C标准库中的方法
1. 文件描述符fd
1.1. 概念与本质
定义:是用于标识打开文件的非负整数。
文件描述符的本质,就是数组下标。
1.2. 打开文件的管理
问:为什么访问文件的系统调用接口,都必需使用文件描述符fd?
当我们打开一个文件时,OS会在内存中创建一个file结构体,用来描述被打开的文件,这个结构体包含了文件的当前读写位置、文件描述符、文件路径等相关信息。
<code>struct file {
struct path f_path; // 文件路径
struct file_operations *f_op; // 文件操作指针
int _fileno; //文件描述符
loff_t f_pos; // 当前文件读写位置
...
};
struct file_operations {
int (*open)(struct inode *, struct file *);
int (*release)(struct inode *, struct file *);
ssize_t (*read)(struct file *, char __user *, size_t, loff_t *);
ssize_t (*write)(struct file *, const char __user *, size_t, loff_t *);
loff_t (*llseek)(struct file *, loff_t, int);
...
};
因为open函数是由进程来执行的,所以必须让进程和文件关联起来。在每一个task_struct结构体中都包含了一个struct file_struct*类型的指针,它指向了一个包含文件描述符表的file_struct结构体。
struct task_struct {
...
files_struct *files; // 文件描述符表
...
};
文件描述符表是一个file*类型的指针数组,每个元素都指向一个打开的文件,而文件描述符就是此数组的下标,所以只要拿到了文件描述符表,就可以索引到对应的文件。
struct files_struct {
...
struct file *fd[FD_SETSIZE]; // 文件描述符数组
...
};
打开文件本质:在内核中,把文件在磁盘上找到、内容和属性加载,在内存中创建file结构体,属性、方法、缓冲区都初始化,然后把结构体链入到系统管理文件的链表中,并且在指针数组中找到一个数据下标,再把它的地址填充进来,最后把数组下标(fd)返回给上层用户,应用层得到fd值。
a. 把数据写到文件中write:
因为write是由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来执行的,而系统能够识别出是哪个进程在请求服务,即:OS可以找到进程(task_struct);
因为write需要访问文件,所以通过fd,直接在数组中进行索引,从而找到文件。再把用户空间中的缓冲区buf中的数据,拷贝到内核空间中的文件结构体对象的缓冲区中,最后让OS把缓冲区的刷新到磁盘文件中。
b.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read:
因为read是由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来执行的,而系统能够识别出是哪个进程在请求服务,即:OS可以找到进程(task_struct);
因为read需要访问文件,所以通过fd,直接在数组中进行索引,从而找到文件。如果文件结构体对象的缓冲区中有内容,就直接读取到用户空间的缓冲区buf中,反之,就让OS把磁盘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内存中。
c. 关闭文件close:
因为close是由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来执行的,而系统能够识别出是哪个进程在请求服务,即:OS可以找到进程(task_struct);
因为close需要访问文件,所以通过fd,直接在数组中进行索引,从而找到文件。OS再将文件结构体对象进行释放。
1.3. 一切皆文件的理解
一、文件系统的抽象和VFS
VFS(Virtual File System):虚拟文件系统,是Linux内核的一个软件层,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接口来访问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和硬件设备。
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通过调用相同的系统调用(如open、write、read等)来操作不同的文件系统,而无需关心底层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。
文件操作结构体file_operations:在linux内核中,每个打开的文件都有一个指向file_operations结构体的指针,它包含一系列函数指针,即:它定义了文件的各种操作(如:读、写、打开、关闭),其内包含的函数指针指向具体的实现方法。
不同的文件系统或硬件的驱动程序会提供这些函数的具体实现,但这些函数的参数类、返回值类型、函数名,必须与定义在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中的函数指针相匹配。
<code>struct file {
struct inode *f_inode; // 文件的inode
struct file_operations *f_op; // 文件操作函数指针
unsigned long f_flags; // 文件标志
loff_t f_pos; // 当前文件位置
// 其他信息...
};
struct file_operations { //文件操作函数
int (*open)(struct inode *, struct file *);
int (*release)(struct inode *, struct file *);
ssize_t (*read)(struct file *, char __user *, size_t, loff_t *);
ssize_t (*write)(struct file *, const char __user *, size_t, loff_t *);
loff_t (*llseek)(struct file *, loff_t, int);
// 其他操作...
};
VFS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抽象和封装来屏蔽底层硬件的差异。
二、面向对象编程的类比
多态性:在面向对象编程中,多态性允许我们使用统一的接口来调用不同的实现。在VFS中,是通过函数指针来实现多态性,不同的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不同,但上层应用程序只使用统一的函数指针接口。
封装:VFS屏蔽了文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差异,即:隐藏了底层的细节;使得上层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统一的函数指针接口来访问文件。
上层代码无需关心底层操作的实现,只需按照统一接口的规范进行操作。
不能从显示器读数据,平时在显示器输入的东西,显示器也显示了,不是通过显示器把数据交给了你的程序,而是从键盘中输入数据,你的程序先从键盘中读到的,为了让用户看到你输入的数据,程序就把数据同步的给显示器拷贝了一份。
1.4. 分配规则
fd分配规则:最小未被使用的数组下标,会被分配给最新打开的文件。
<code>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ys/types.h>
#include<fcntl.h>
#include<unistd.h>
#include<sys/stat.h>
#include<string.h>
int main()
{
close(1);//关闭标准输出流
int fd1 = open("log.txt", O_WRONLY|O_CREAT|O_TRUNC, 0666);
printf("fd1: %d\n", fd1); //printf默认向stdin—>fd = 1打印
printf("hello world\n"); //输出重定向:本来应该把内容向显示器文件进行写入,更改为向磁盘文件进行写入
return 0;
}
<code>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ys/types.h>
#include<fcntl.h>
#include<unistd.h>
#include<sys/stat.h>
#include<string.h>
int main()
{
close(0); //关闭标入输出流
int fd2 = open("data.txt", O_RDWR);
printf("fd2: %d\n", fd2);
char buff[64];
fgets(buff, 64, stdin); //输入重定向:本来应该从键盘文件中读取的内容,更改为从磁盘文件中读取
printf("%s\n", buff);
return 0;
}
1.5. 重定向的本质
重定向的本质:更改文件描述符表的内容,即:更改文件描述符(stdin、stdou、stderr)的指向,使得原本要写入到标准输出的数据,被重定向到其他文件、或者原本要从标准输入中读取的数据,重定向到来自于其他文件。
1.5.1. dup2
int dup2(int oldfd,int newfd);
功能:将stdin、stdout、stderr重定向到文件或其他设备。
参数:oldfd:要被复制的文件描述符;newfd:目标文件的描述符。
返回值:成功,返回新的文件描述符(即:newfd)。出错时,返回 -1,并设置 errno以指示错误。
<code>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ys/types.h>
#include<fcntl.h>
#include<unistd.h>
#include<sys/stat.h>
int main()
{
int fd = open("log.txt", O_WRONLY|O_CREAT|O_TRUNC, 0666);
dup2(fd, 1);
printf("hello zzx\n");
return 0;
}
2. FILE中的缓冲区
2.1. 概念
概念:本质是一块内存区域,用于暂时存放数据,以便更高效地处理输入、输出操作。
💡此处的缓冲区(如:进度条中的缓冲区等),不是内存中的缓冲区,它是语言层面的缓冲区,即:C语言自带的缓冲区,由C语言标准库提供。
缓冲区也会为格式化输入、输出操作提高场所。
printf函数工作原理:它会将其他类型的数据(如整数、浮点数等)转换为字符数据(即字符串),转化后的数据会被写入到FILE结构体维护的缓冲区中,根据条件刷新缓冲区。
scanf函数工作原理:scanf会从输入流中读取字符数据,将读取的数据转化为相应的格式化数据,格式化的数据会被存放到FILE结构体维护的缓冲区中,最终被存放到变量中。
2.2. 存在的原因
提高使用者的效率
减少了C接口的使用时间,从而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,提高了使用者的效率:调用C接口时,只要将数据交给了缓冲区,就可立即返回,无需等待实际的写入操作完成,意味这用户可以更快地继续执行其他任务。
提高计算机整体的拷贝效率。
调用系统调用接口,都是有成本的,有时间和空间的开销。
减少调用系统调用的次数,提高了计算机整体的拷贝效率:缓冲区可以聚集大量数据,直到缓冲区满了,再调用一次系统调用进行实际的数据写入,即:进行一次拷贝。
故事理解:张三给李四送生日礼物,只需要将礼物交给附近的菜鸟驿站,就可立即其他活动,无需亲自送到的李四那,即:提高了使用者的效率。菜鸟驿站不是每次只处理一个包裹,而是收集多个包裹,直到它们填满整个运输车辆,然后再一次性运送到目的地,即:聚集数据,一次拷贝,提高了计算机的整体效率。—— 菜鸟驿站就相当于缓冲区。
2.3. 类型(刷新方案)
一、无缓冲、无刷新
无缓冲:无刷新,意味着数据不会暂存在缓冲区中,而是立即被写入到目标设备中。
适用场景:需要立即看到结果、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景,如:实时系统、设备驱动程序。
优点:保证了数据的即时可见性。
缺点:性能下降,频繁的使用系统调用会增加开销。
二、全缓冲、全刷新
全缓冲:全刷新,缓冲区满了或者关闭文件时,缓冲区的数据才会被刷新到目的设备中。
适用场景:文件的读写操作,尤其是大文件。
优点:减少了系统调用的次数,提高了性能。
缺点:可能会丢失数据,如:在缓冲区的数据未被刷新前,发生崩溃,则这部分的数据就会丢失。
三、行缓冲、行刷新
行缓冲:行刷新,意味着遇到换行符\n,缓冲区的数据就会被立即刷新到目的设备中。
适用场景:标准输入输出(显示器)。
💡当调用c语言接口fflush(),进行强制刷新; 进程退出时,或文件关闭时,自动刷新。
2.4. 存放的位置
缓冲区存放在FILE结构体中,即:缓冲区是被FILE结构来维护的。
每个通过标准C库函数打开的文件,都拥有自己的缓冲区。
fwrite等标准库函数,会先将数据拷贝到缓冲区中,然后根据一定的条件,调用系统调用接口进行刷新。
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接口,其实是个拷贝函数,它将数据从语言层的缓冲区拷贝到内存的缓冲区。
<code>typedef struct _IO_FILE FILE;
struct _IO_FILE {
int _flags; /* High-order word is _IO_MAGIC; rest is flags. */
#define _IO_file_flags _flags
//缓冲区相关
/* The following pointers correspond to the C++ streambuf protocol. */
/* Note: Tk uses the _IO_read_ptr and _IO_read_end fields directly. */
char* _IO_read_ptr; /* Current read pointer */
char* _IO_read_end; /* End of get area. */
char* _IO_read_base; /* Start of putback+get area. */
char* _IO_write_base; /* Start of put area. */
char* _IO_write_ptr; /* Current put pointer. */
char* _IO_write_end; /* End of put area. */
char* _IO_buf_base; /* Start of reserve area. */
char* _IO_buf_end; /* End of reserve area. */
/* The following fields are used to support backing up and undo. */
char *_IO_save_base; /* Pointer to start of non-current get area. */
char *_IO_backup_base; /* Pointer to first valid character of backup area */
char *_IO_save_end; /* Pointer to end of non-current get area. */
struct _IO_marker *_markers;
struct _IO_FILE *_chain;
int _fileno; //封装的文件描述符
#if 0
int _blksize;
#else
int _flags2;
#endif
_IO_off_t _old_offset; /* This used to be _offset but it's too small. */
#define __HAVE_COLUMN /* temporary */
/* 1+column number of pbase(); 0 is unknown. */
unsigned short _cur_column;
signed char _vtable_offset;
char _shortbuf[1];
/* char* _save_gptr; char* _save_egptr; */
_IO_lock_t *_lock;
#ifdef _IO_USE_OLD_IO_FILE
};
2.4.1. 代码证明、现象解释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unistd.h>
#include<string.h>
int main()
{
const char* s1 = "hello write\n";
write(1, s1, strlen(s1)); //调用系统调用,直接将数据写入到内核中
//fprintf、fwrite为库函数,向显示器进行写入,行刷新(遇到换行符)
const char* s2 = "hello fprintf\n";
fprintf(stdout, "%s", s2);
const char* s3 = "hello fwrite\n";
fwrite(s3, strlen(s3), 1, stdout);
fork(); //在创建子进程之前,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被刷新到内核中了
return 0;
}
现象1解释:write()为系统调用接口,直接将数据写入到内核中;fprintf、fwrite为库函数,先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中,因为它们都是向显示器进行写入,而写入显示器是行刷新(遇到换行符\n,进行刷新),所以fork创建子进程前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被刷新到内核中了。
Tips:刷新到内核的数据,不属于进程的数据;存放在缓冲区中的数据,属于进程的数据。
现象2解释:重定向到普通文件时,数据刷新缓冲区的方式,由行缓存变为全缓冲,C语言接口自带缓冲区,所以它会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中,就不会立即刷新。fork创建子进程,父子共享缓冲区的数据,但是进程退出后,统一进行刷新。刷新缓冲区,是清空缓冲区,是修改数据的一种方式,所以父子进程的数据会发生写时拷贝,父子进程分别刷新各自的缓冲区,随即产生两份数据。write是系统调用接口,直接将数据写入到内核中,不存在所谓的缓冲区。
一般C库函数写入文件时,是全缓冲; 写入到显示器时,是行缓冲。
重定向到普通文件时,数据刷新缓冲区的方式,由行缓存变为全缓冲。
刷新缓冲区,是清空缓冲区,是修改数据的一种方式。
2.5. 模拟C标准库中的方法
<code>#pragma once //防止头文件重复包含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unistd.h>
#include<sys/types.h>
#include<sys/stat.h>
#include<fcntl.h>
#include<string.h>
#include<stdlib.h>
#define SIZE 4094
//定义缓冲区的类型
#define None_Flush 1
#define Full_Flush (1<<1)
#define Line_Flush (1<<2)
//自定义file结构体
typedef struct myfile{
int fileno; //文件描述符
int pos; //当前读写位置
int cap; //缓冲区容量
int flush_mode; //缓冲区类型
char buff[SIZE]; //输出缓冲区
}myfile;
myfile* my_fopen(const char* path, const char* mode); //打开文件
void my_fclose(myfile* fp); //关闭文件
int my_fwrite(myfile* fp, const char* str, int size); //读文件
void my_fflush(myfile* fp); //刷新缓冲区
void print_buff(myfile* fp); //打印file结构体的内容,便于测试
#include"mystdio.h"
const char* To_string(int flush_mode) //将整形转化为字符串
{
if(flush_mode & None_Flush)
return "Nono Flush";
else if(flush_mode & Line_Flush)
return "Line_Flush";
else if(flush_mode & Full_Flush)
return "Full_Flush";
}
void print_buff(myfile* fp) //打印file结构体的内容
{
printf("fd: %d\n", fp->fileno);
printf("fd: %d\n", fp->pos);
printf("buff: %s\n", fp->buff);
printf("flush_mode: %s\n", To_string(fp->flush_mode));
}
myfile* my_fopen(const char* path, const char* mode) //打开文件
{
int flag = -1; //确认它是以何种方式打开文件
if(strcmp(mode, "r") == 0)
flag = O_RDONLY;
else if(strcmp(mode, "w") == 0)
flag = O_WRONLY|O_CREAT|O_TRUNC; else if(strcmp(mode, "a") == 0)
flag = O_WRONLY|O_CREAT|O_APPEND;
else
return NULL;
//底层调用系统调用接口open打开文件
int fd = -1;
if(flag & O_RDONLY) //读不需要创建新的文件
fd = open(path, flag);
else //写、追加,都需要创建新的文件,并且需要设置文件权限
{
umask(0); fd = open(path, flag, 0666);
}
if(fd < 0) //调用open失败
return NULL;
//为打开的文件创建一个file类型的结构体,用来记录描述打开文件的信息
myfile* fp = (myfile*)malloc(sizeof(myfile));
if(fp == NULL) //malloc调用1失败
return NULL;
//file结构体对象构建成功,进行初始化
fp->fileno = fd;
fp->pos = 0;
fp->cap = SIZE;
fp->flush_mode = Line_Flush;
return fp;
}
void my_fflush(myfile* fp) //刷新缓冲区
{
if(fp->pos == 0)
return ;
//底层调用系统调用接口write
write(fp->fileno, fp->buff, fp->pos);
//清空缓冲区的内容
fp->pos = 0;
}
void my_fclose(myfile* fp) //关闭文件
{
my_fflush(fp); //文件关闭,自动刷新缓冲区
close(fp->fileno);
free(fp);
}
int my_fwrite(myfile* fp, const char* str, int size) //向文件写内容
{
//将数据先拷贝到用户层的缓冲区内
memcpy(fp->buff + fp->pos, str, size);
fp->pos += size;
//判断是否需要刷新
if(fp->flush_mode == Line_Flush && fp->buff[fp->pos - 1] == '\n') //行刷新
my_fflush(fp);
else if(fp->flush_mode == Full_Flush && fp->pos == fp->cap) //全刷新
my_fflush(fp);
return 0;
}
int main() {
myfile* fp = my_fopen("data.txt", "w");
if(fp == NULL)
return 1;
char buf[SIZE];
int cnt = 5;
while(cnt--)
{
snprintf(buf, SIZE, "helloworld: %d :", cnt); //字符串的拼接
my_fwrite(fp, buf, strlen(buf));
print_buff(fp);
sleep(1);
}
my_fclose(fp);
return 0;
}
上一篇: Nature methods | FlowSig--揭示细胞间流动网络新方法!有具体代码可实操!
下一篇: Linux ubuntu 24.04 安装 qemu kvm,运行 win10 虚拟机,保姆级教程,一看就会!
本文标签
声明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