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高考满分作文2000字-篇13

作文网 2022-12-28 08:22:37 阅读 60

上海高考满分作文2000字-篇13

在我看来,事物价值是及时显现的,只是许多次未能被人及时发现。譬如蒙尘的古董,转瞬即逝的机遇,独有的天份……它们的价值无需沉淀,就在那里;而识别事物价值的心灵则需要沉淀。

一颗足够沉静的心灵,能清晰准确地辩识世间事物的真正价值。而嘈杂的心灵,往往对事物的价值“视而不见”。因此,无论过去、现在,还是未来,需要沉淀的是心灵,而非事物的价值。经过淬炼沉淀的心灵,是真正有价值的。

有人说,古董呢?难道不是历经时间的沉淀,越老旧越有价值?非也。古董它首先是精品,才能绵延数年;其次它需要遇见懂得的人,才会重见天日,回归价值;不然埋在土里的古董,有价值,但其价值无法被人认识并体现。工之侨献琴,申屠敦之鼎的故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,因为人们的心灵太容易被外表、名声、权力……蒙蔽,而看不到事物原本的价值。

因此,心灵,是价值的明镜。唯有心灵需要沉淀澄澈,才能照见事物的真正价值。

有人说,机遇呢?在如今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,机遇似乎随处可见,又往往与人擦肩而过。机遇的价值如何体现呢?为何有人是机遇的幸运儿,而有人却是机遇的弃儿?

机遇就像淘气的孩子,它既不循规蹈矩,也不按套路,它时常闪现,却神龙见首不见尾。那些被机遇频频眷顾的人,大都有一颗沉静执着的心灵,譬如执着于简洁完美的乔布斯,狂热制造火箭的马斯克,想到就做的张小龙……他们对于认准的事,想到就做;在实践中,不惧失败,趋向完美;在完美中,得到心灵的宁静。这让我想起学走路的孩子,抬腿便走,摔了再走,直到学会,内心满足。原来,淘气的机遇,往往留给有童心,内心纯粹的人。

最近视频里见到最有天分的人,莫过于数学天才韦东奕。网上对他的评论两极分化。有人认为,即便他的数学成就高,但他情商不高,说表达方式不佳。有些人认为,他这样纯粹的天才,他的喜悦都融于全然思考带来的快感,他已无需花更多的精力放在所谓“情商”和“表达”上。

对天才本人来说,他眼中只有自己狂热喜爱的数学研究,其他的。事物何曾占用他的思索空间?正式这份沉静笃定的真实,让他并没有遇到“情商问题”。

所以,无论是宝物,机遇,还是天份,都需要澄澈沉淀过的心灵,方能将它们稳稳接住。因而,经过淬炼沉淀的心灵,是最有价值的。

曾听一位作家说过:时间,它在你的途中;在你的人生阅历中;在你做过的事中都留下痕迹,然后悄悄溜走。我认为时间不会悄悄溜走,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。有些事,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露出真面目;正像有些有价值的东西,经过长时间的反反复复才逐渐被人们认识。

经历更多的时间,才有惊艳的结果,成就一件有价值的事,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,时间与结果往往成正比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院士虽然因身体多器官衰竭而逝世,但是,他的价值,直到“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,才被全世界认识。袁爷爷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杂交水稻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获颁共和国勋章,名至实归。屠哟哟从1969年接受国家研制药物的艰辛任务,花费了几十年发现青蒿素,在20xx年才荣获诺贝尔奖。五十年前,屠呦呦知道会获诺贝尔奖吗?她和袁隆平一样,不但救活了中国人,还救活了全世界。这两件事足以证明,在时间的沉淀中,事物的价值最终会被人们认识。生活中亦是如此,我们既然花了时间,就要把事情做好,做漂亮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投入了,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差,也许它会迟到,但绝对不会不来。

人都有梦想,但追梦需要时间,从小学到初中,从初中到高中,从高中到大学,是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。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不辜负亲人的期望,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啊!少年,你的肩上应当担负的是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,你忘了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了吗?你的理想是诗,你的理想是梦,你的理想是远方,而你现在要做的,就是握紧拳头,厚积薄发。你要相信世间明朗,万物可爱,人间值得,你未来,可期。在你小小的世界里,有一个大大的你,你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,这样你的努力会被人看到,偶尔想起来,甚至会被自己感动到。你可以平凡,但不可以平庸!不然,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,你的回忆也许只剩下后悔。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,我们应当多点努力,来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,而不是虚度光阴,假努力。

时钟上的分针、秒针一点一点的转圈,我们也一点一点的长大。时间是一张空白的考卷,我们要用我们一生有限的时间来给它上色,最后变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,来肯定它的价值,它的意义。

我们不说漂亮的话,但我们要做漂亮的事,让所成事物在时间的沉淀之后,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价值。时间白驹过隙,转瞬即逝,在我们生命中有限的时间里,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去做事。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,自有收获。

【上海高考满分作文】



声明
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