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模型知识问答: 文本分块要点总结
机器学习社区 2024-09-12 17:31:10 阅读 83
节前,我们组织了一场算法岗技术&面试讨论会,邀请了一些互联网大厂朋友、今年参加社招和校招面试的同学。
针对大模型技术趋势、算法项目落地经验分享、新手如何入门算法岗、该如何准备面试攻略、面试常考点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
总结链接如下:
《大模型面试宝典》(2024版) 发布!
本文介绍LLM知识问答中文本分块的相关内容。
一、字符切分
Langchain的CharacterTextSplitter,直接按给定的chunk_size(块内最大字符数量)去生硬切分文本块,不考虑文本结构,为了保证文本块之间的上下文联系,基于chunk_overlap(块重叠字符数量)去控制文本块之间的重叠字数,注意,在英文里是按字母数考虑字符数量。当然,也能设置分隔符separator去分割。
图:字符切分
二、句子切分
Llama_index的SentenceSplitter,针对句子层面切分文本块,并且还提供父子节点关系。
三、递归字符切分
Langchain的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,默认分割符:[“\n\n”, “\n”, " ", “”](分别代表段落分隔符、换行符、空格、字符),拆分器首先查找两个换行符(段落分隔符)。一旦段落被分割,它就会查看块的大小,如果块太大,那么它会被下一个分隔符分割。如果块仍然太大,那么它将移动到下一个块上,以此类推。因为某些书写系统没有单词边界,例如中文、日语和泰语等,所以可以增加以下分隔符:[‘\n\n’, ‘\n’, ’ ', ‘.’, ‘,’, ‘\u200b’, ‘,’, ‘、’, ‘.’, ‘。’, ‘’]。
图:递归字符切分
四、按文件风格切分
除了简单的平文本文档,对于其他不同格式的文件(比如HTML, Markdown, PDF等),采用不同的方式切分。比如:
- Markdown: 可以按照#来判断标题级别进行切分,也可以标题块下叠加字符切块;
- Python等代码文件: 可以按照class、def等切分出不同块;
- PDF: 用Unstructured库解析PDF文件,除文本外,表格也能很好抽取出来,由于表格向量化不具备较好的语义信息,一般开发者会将抽取出的表格先做总结,将表格总结向量化加入检索池中,若检索到该表格,则将原始表格喂入LLM内。
- 图片: 有好多做法,比如如果图片具有文本信息,可以直接OCR识别后的文字作为该图片的文本块。如果该图片不具备文本信息,可以用多模态大模型对图片生成图片描述或总结,当然也能用图片embedding,如CLIP。这里不太属于文本分块的讨论范畴,后面会再做分享;
- HTML: 按元素级别拆分文本,并给每个文本块添加元素级别的元数据,能将具有相同元数据的元素组合再一起。
五、语义切分
1、基于Embedding
Langchain的SemanticChunker,由Greg Kamradt提出[1],有2种方式:
(1)具有位置奖励的层次聚类: Greg想看句子嵌入的层次聚类会如何。但由于发现他选择按句子进行拆分时,有时会在长句子之后出现短小句子。这些尾随的短小句子可能可以改变一个块的含义,所以他添加了一个位置奖励,如果它们是彼此相邻的句子,则更有可能形成聚类。最终结果还不错,但调整参数很慢且不理想;
(2)在连续句子之间找到语义断点: 这是一种遍历方法。先从第一个句子开始,得到向量,然后将其与句子2进行比较,然后比较2和3等等。如果出现向量距离大的断点,如果它高于阈值,那么认为它是一个新语义部分的开始。最初Greg尝试对每个句子进行向量化,但结果发现噪音太大。所以最终选取了3个句子的组(一个窗口),然后得到一个嵌入,然后删除第一个句子,并添加下一个句子。这样效果会好一点。
作者推崇的第二种办法,我总结其主要步骤如下:
1)按分隔符切分出句子sentence;
2)对每个句子,把其前后的句子一起合并成一个窗口的句子组合(即上下文关联,单个句子扩充至3个句子combined_sentence);
3)将combined_sentence向量化,得到combined_sentence_embedding;
4)计算位置i和位置i+1之间的combined_sentence_embedding的余弦距离distance_to_next,
5)根据余弦距离的分布设置分割阈值,获取断点;
6)基于断点合并句子进文本块中。
图:基于embedding的语义切分
但实际使用还是小心,因为阈值设置不当,容易发送块内字数过多的问题,对后续LLM检索和回答很不利,建议可以根据文档字数,计算number_of_chunks,然后用此参数去调整语义断点的阈值。
2、基于模型
可以用下一句预测(Next Sentence Prediction, NSP)二分类任务的BERT模型,输入前后两个句子,预测句子彼此之间相邻的可能性,若分数低于阈值,说明语义不太相关,可以分割。我们也知道BERT的预训练目标就是MLM(掩码语言建模)和NSP(下一句预测),其中NSP是用[CLS]做二分类预测,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调用Google的BERT模型 [4]完成基于模型的语义切分方案。
关于利用BERT做文本分割(Text Segmentation)还有很多其他研究,比如:
(1)2020年Google Research提出的《Text segmentation by cross segment attention》:用BERT获取句子表征,然后再输入BiLSTM或Transformer预测每个句子是否为分割边界;
图:《Text segmentation by cross segment attention》
(2)2021年阿里语音实验室在提出的SeqModel模型《Sequence Model with Self-Adaptive Sliding Window for Efficient Spoken Document Segmentation》: 如下图所示,先分句,然后对句子分词,获取token、segment、position embedding后做element-wise求和,再加上发音embedding后喂入BERT编码器,对输出做平均池化,接入softmax输出分类判断每个句子是否为段落边界。为什么加入发音embedding?因为该模型提出的出发点是解决对长会议ASR生成的文本缺乏段落结构的问题。像ASR会出现写转写错误,比如发音相似但含义不同的声学混淆词等。所以把字的发音信息(通过中文发音表查)来增强文本分割模型输入的表征向量(即phone embedding)。
同时,提出了自适应滑窗提升推理速度,就是基于模型预测的段落分割点,去滑动窗口,如下图所示。
图:《Sequence Model with Self-Adaptive Sliding Window for Efficient Spoken Document Segmentation》
以上阿里的SeqModel开源了,我用过SeqModel,说实话一些细节上的体验不是很好,比如带小数点的数字会被误切分。
六、Agent 式切分
我用可以尝试使用LLM做语义切分,其中被讨论最多是腾讯AI Lab在2023年提出的Propositionizer [2],它好处在于能解决文本中指代消解的问题,比如"it", “he”, “she”, “they”, “this”, "that”指代的实体全称是什么,而且分解成比句子还更细粒度且信息稠密的命题(Proposition),加入文本分块。效果如下图所示:
图:在Wikipedia文本上,三种不同细粒度的检索单元(其中,a)段落块不超过100个字,句子by句子的添加进段落块,确保句子不被强行字符分割,最后一个块少于50字,会和历史句子合并,避免过于小的段落块。b)句子块用Python的SpacCy en_core_web_lg模型做分句,c)命题块则使用Propositionizer模型)
作者实现Propositionizer的步骤如下:
1)从英文Wikipedia拉取2021-10-13至今的数据;
2)对GPT-4做指令微调(Proposition定义和1-shot展示),将段落块作为输入,要求LLM输出一系列命题;
3)将获取并过滤后的4.3万对”段落-to-命题“,作为种子集微调Flan-T5-large模型。
可惜的是,开源的Propositionizer受限于训练语料,仅支持英文。
七、其他文本块优化点
在实践中,我们常发现一些问题,比如:
(1)上下文的关联信息跨度大或信息稀疏,导致文本块内信息密度低。 举例:聊天记录,或某文章分点记录各内容时,用户向该文章提问有哪些分点内容或层次结构。
(2)标题信息过短,导致文本块向量化后,标题语义信息被文本块内其他内容给模糊了。 具体:某文本块内包含标题5个字,标题下内容有300字。
(3)用户提问内容涉及跨多个文件做检索和整合回答时,大多数文本分块方法不具备跨文件关联。
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也有对应一些优化手段。
1、摘要增强
用较大chunk_size去字符切分文本,然后对大文本块用LLM做总结,作为摘要块加入向量数据库中。能在一定程度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1。
2、标题增强
将标题下的相应文本块,都加入标题前缀,并且重复多几次标题。如:block = concat(’#’.join([title]*3), content_under_title)。能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2。
3、假设性问题生成
基于给定的文本块,生成假设性问题,将生成的问题和对应文本块加入检索内容中。Langchain有个Hypothetical Queries方法[3]可调用。能解决前面提到问题1中的聊天记录场景下的信息稀疏问题。其实说直白了,不就是QA对的生成吗?往往好的QA对比文本块更容易被检索到。想要往这方面深入扩展,可以参考Ragas的TestsetGenerator(一套用LLM生成QA的Prompts工程)。
4、父文档检索器
其实父文档检索器简单理解是利用不同chunk_size去分块,先将原始文档拆分成较大块,再对较大块拆分成较小块,然后对较小块进行索引向量检索,最后返回的是相似度高的较小块下的父文本较大块。这样的好处是:较小块语义含义更精准,其父文本块又能保留到足够长的上下文信息。能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1。Langchain有ParentDocumentRetriever,llama_index有HierarchicalNodeParser。
5、知识图谱
如果你的数据具有丰富的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,建议转换成知识图谱。如果不想手动整理图谱,可以用Langchain的LLMGraphTransformer,利用LLM解析和分类文本中的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。能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3。
参考资料
[1] 5_Levels_Of_Text_Splitting - Greg Kamradt, 代码:https://github.com/FullStackRetrieval-com/RetrievalTutorials/blob/main/tutorials/LevelsOfTextSplitting/5_Levels_Of_Text_Splitting.ipynb
[2] Dense X Retrieval: What Retrieval Granularity Should We Use? 论文: [2312.06648] Dense X Retrieval: What Retrieval Granularity Should We Use? (arxiv.org),代码:https://github.com/chentong0/factoid-wiki
[3] Hypothetical Queries, 文档:MultiVector Retriever | 🦜️🔗 LangChain
[4] Bert - Google, 代码:google-bert/bert-base-uncased ·拥抱脸 (huggingface.co)
声明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